文章內容目錄
Toggle最近,我聽了一位CEO的Podcast,才發現他不僅聲名顯赫,而且思維新穎、充滿熱情!得知他出版了一本書《執行長日記: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》,我立刻去書店買了一本。
凡事力求簡單,但不是簡化一切成功背後的原因!
史蒂芬.巴列特(Steven Bartlett),在還沒有累積市值總計超過十億美元之前,也是一位平凡人。然而,當你看他現在的豐富經歷時,你會覺得他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。史蒂芬.巴列特是什麼樣的人?為何他能成為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,還是一名傑出的演說家,出書暢銷全球,同時還是CEO兼內容創作者(他的Podcast有千萬人訂閱,影響力巨大)!
決定你潛能的五個桶子
史蒂芬.巴列特(Steven Bartlett)在他的新書第一章指出了打開成功之門的五把鑰匙:
- 你知道什麼?(知識)
- 你能做什麼?(技能)
- 你認識誰?(人脈)
- 你擁有什麼?(資源)
- 外界對你的看法?(聲望)
史蒂芬.巴列特認為,這五個桶子是否裝滿,決定了你的事業潛力!桶子有多滿,也決定了你的夢想實現的機會有多大。更有趣的是,你必須「按正確順序」裝滿這些桶子。
永遠無法清空的前兩個桶子
在這五個桶子中,前兩個(知識和技能)是無法奪走的。即使你遭遇巨大的動盪,例如:我在CXO認識的一千位會員中,不少人在餐桌私董會上親述自己背負巨債、遭疫情衝擊,公司破產、面臨倒閉、得了憂鬱症等。這一切可能瞬間奪走你的人脈、資源,甚至影響你的名聲。
但這些厄運和動盪,沒有人可以拿走你的「知識」和「技能」。我也曾經因信任夥伴而遭遇巨大金錢損失、客戶和資源瞬間失去的困境。但所幸,擁有的知識和技能是不會背叛你的。這兩個桶子將會帶你不止一次成功,只要你持續灌溉、裝滿它們,那麼你將不會只是片刻擁有財富,而會擁有一生的財富!
這五個桶子你怎麼裝滿?
史蒂芬.巴列特認為,他之所以能幫助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,是因為他已經擁有這五個桶子,一個接一個依序填滿。而且,這個裝滿桶子裡水的過程,在他追夢的過程中仍然持續。
我們難以做超越我們「認知」的事。我們的知識和經驗,很多時候在犯錯和失敗中學會最重要的一課。如果我們真正學會並領悟了這些失敗的課題,那會成為我們下一個跳躍的基石。
你認識誰?你又被誰認識?
在一個私董餐桌會上,我問了十位朋友三個假設性問題:
- 如果你現在需要300萬資金周轉,不能向銀行借款,你會想到打電話給哪一個朋友?他會願意借你嗎?請寫下來1~3個名字,並說明為什麼你如此有把握?
- 如果你想舉辦一場有價值的餐桌會,需要找對的人上桌,這些人是誰?你怎麼確定他們會來?並且讓這個餐桌上的人獲得益處和驚喜?請寫下來9個名字(不包含你)。
- 你認為別人認識你,你可以提供什麼稀缺且有價值的資源,讓人願意花錢、花時間靠近你?聽起來很功利,但這肯定了你的資源或聲望有足夠影響力。試著寫下1~3個價值,不一定是有形的物質。
這三個問題讓我再次反思《執行長日記》中提到的五個桶子裡的後三個(人脈、資源、聲望)。
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
史蒂芬.巴列特這本書的33條法則,有些你我或許已知,但缺乏的可能是「心理韌性的持續實踐」或「專注地做到更好」。
或許你該問自己:「無論有沒有觀眾,你的一切作為都只是向自己證明:你是什麼樣的人,以及你有何能力。」
我們一生都在寫「自我故事」,每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小選擇,卻對我們的想法與感受產生行動影響。
我深刻感受到,例如:我在做業務時,遇上颱風天,我可以好好放假一天,也可以做另一個選擇,用電話、訊息去關懷我的顧客。
這些證據不是要證明如何超越自己,而是滲透著我們往後人生,不斷地影響著你的行為。一點一滴裝進桶子裡,最有力地展現真實的自己。
我喜歡史蒂芬.巴列特在第七條法則中寫到:「寫自己的故事,別輕易妥協」。希望自己不做容易妥協和放棄的自己。
- 關於史蒂芬.巴列特
《執行長日記: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》
購買本書網址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992822?sloc=main - 申請加入商戰CXO,結識上千位商業人脈
讓做生意變簡單,去見更厲害的人:點這立即申請,會有專人與您聯繫